多扶小故事
2016 年 07 月 31 日

我在多扶的日子│請不要說我有愛心

我在多扶的日子

「覺得是該做的事,就不需用愛心去包裝或稱讚。」

來自夥伴雁婷道出她在多扶的深刻感觸....


一直到這個月之前,我都還在多扶工作,不多不少剛剛好四個月的日子,有些小小的心得想說。 前情提要一下,多扶是台灣第一間無障礙接送和旅遊的社會企業,我們主要服務的對象是銀髮長輩和身障的輪椅使用者。有時在和別人介紹多扶的服務時,很多人常會用「你很有愛心」來做為稱讚與回應,甚至是連服務的客戶也是,「你這麼年輕願意來做這個真的很不容易」、「小姐謝謝妳,妳真的很有愛心」。

這些話其實我每次都聽得五味雜陳。

我覺得,如果台灣社會的無障礙或長照還要依靠「愛心」來經營服務,那我們離一個友善無障礙社會的這目標,真的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努力。

人的差異包括了性別、族群、階級、年齡、健康狀況等,每個人的狀況和位置都不一樣,一個能包容差異的社會是不會有一個分類叫做「正常人」的。讓每個不同的人,都能盡可能自主地共同生活在社會裡,應該是每一個人要共同努力的目標,而不應該是件要靠愛心支持的事。因為我們都是那環境裡的「每一個人」,而不是有界線的「他們」和「我們」。在銀髮的照護領域中,現在看起來還能自主行動的「我們」,有一天也會變成需要他人協助和幫忙的「他們」。

多扶的制服上印著「只有障礙的環境,沒有障礙的人」,雖然每天都在聽、都在看,但每一次再重新思考這句話我都還是很有感覺。先天或後天的身體障礙也許降低了我們的行為能力,但真正讓障礙者無法離開私領域生活的還是那障礙重重的環境。但在現代社會裡,人大概是影響和構成環境最重要的要件和因素,不友善且缺乏同理心的他人、沒有考量到將各式使用者的設計者和規劃者,很可能才是構成障礙環境的最主要原因。

前幾天有人跟我說「你看起來真的很不像在多扶工作的人」,其實我也不知道做無障礙服務的人應該要長成什麼樣子,但我希望永遠都不要有特定的框架或想像來侷限我們去做該做的事情。

如果你覺得這是件該做的事,就不需要用愛心去包裝或稱讚。

如果你覺得這是件該做的事,就不需要去定義和侷限只有誰可以做這件事。

如果你覺得這件該做的事,請下次再遇到的時候,跨出你的舒適圈,從自己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