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03 月 24 日
社企流三周年論壇系列報導
其一【社企:別視政府為敵人 要補其不足】社會企業強調做公益也要做生意,今天在社企流「信念馬拉松」講座上,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創辦人張英樹等社企家呼籲民眾「以等值消費取代捐款」,「這樣才能長久」。他們也期待,社會各界別以特殊眼光看社企,成了社企發展的障礙。
張英樹說,勝利向來希望讓各障別都找到適合工作,建立自主自尊,部分外界人士卻用異樣眼光看待。像去年加油站一位身障者不慎讓車上碰出米粒大痕跡,車主質疑身障人士未做好服務,一度堅持換新門,讓大家憂心好久得賠鉅款,幸好事件曝光後,車主未再堅持。
多扶接送創辦人許佐夫指出,多扶曾以高級車改成復康巴士,遭人罵「幹嘛買那麼好的車來接送殘障」,更讓他難過的是罵的人就是身障者。
「身障者被政府馴化成有服務就好,且認為政府補助就該是銅板價。」許佐夫說,他深信身障者也該享最佳服務,無奈創業以來,遇到最大挑戰就是為何民營費用比公費貴很多,他只能年年努力去贏得客戶信任。
生態綠創辦人余宛如指出,生態綠賣的其實是消費者的理念和價值,「咖啡只是我的媒介」。她呼應張英樹「用消費取代捐款」說,強調只有持續消費,才能讓生產者無後顧之憂。
「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鈞指出,讓他圓夢的就是顧客持續消費,否則「天空的院子」早沒了。
他透露,他貸款買古厝4個月後就因還不出錢,收到銀行查封通知。原本他憂心「欠1500萬貸款怎麼辦」,後來他轉念一想,算出一個月只要賣掉12個房間就可繳月貸款,頓時壓力大減。「這讓我領悟如何思考未知風險的重要,用簡單的加減乘除就可以解決原本以為困難的問題。」
「想從事社企,一定要找小池塘把它挖深!」許佐夫從社企同好經驗,建議聽眾要做社企,就要做精做深,像沒人比張英樹懂更多身心障礙者需要,或比何培鈞更懂經營民宿細節。他也呼籲大家不要把政府當敵人,而是要補政府不足,「政府陋規常是時代的殘留,我們把專業做精,政府會會拚了命想跟你合作。」
報導連結:https://video.udn.com/news/292771
--------------------------------------------------------------
其二【社企家鼓勵 找到人生最想做的事】
「如果你不去想自己最想做什麼,念完大學就跟大家一樣去考研究所、高普考、投履歷,最後一定是跟大家一起以最低的薪水,去買最貴的房子和最長的工作時間!」社企流三周年論壇「信念馬拉松」講座上,古厝民宿「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鈞一席話,贏得滿座掌聲與笑聲。
「信念馬拉松」講座由聯合報願景工作室協辦,邀請何培鈞、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創辦人張英樹、多扶接送創辦人許佐夫、生態綠創辦人余宛如分享「堅持的力量」,由聯合報願景工作室李彥甫、活水社企開發共同創辦人陳一強主持。
李彥甫預告,聯合報將用1年繼續調查社企發展,希望在明年社企流4周年時發表「社企白皮書」。
首先分享經驗的張英樹,以一張腦麻小女孩的畫像開場,說明自己與所從事社企的關聯。他說從小就被教育要像「正常人」一樣往上爬,但一回做志工時,他在這位小女孩憂鬱眼裡,看到自己心底「不知未來在哪」的同樣恐懼。
「就在這恐懼中,我找到和之後工作的關連。」張英樹建議滿座聽眾若想做社企,最要解決的是和社會的關連是什麼,「找到連結,才能做得比較持久。」像他身為身障者,把所有身障者都當作弟兄,一起工作,也一起擁有對未來的自信與價值觀。
因為家人需要開始做身障接送的許佐夫,分享的照片赫然是累癱的他和一隻狗,他語出驚人:「你一定要創業嗎?我來幫你打退堂鼓。」他透露,自己三年前曾因日夜工作太累,結果小中風。
然而許佐夫從未氣餒,去年多扶還成為第一家上櫃的社會企業。他分享一回去台大演講,遭一位女學生指責「你們是有錢人的幫傭」,他坦然回應:「妳說對了,我家當初就是遇到困難,卻連想付錢都找不到人幫。」他認為這位學生的話,恰恰凸顯了他成立多扶的初衷。
19歲就立志修復南投竹山一座古厝的何培鈞,不像同學大學畢業後紛紛去考研究所,一退伍就向銀行貸款活化古厝,順利「把失去的文化找回來」。他呼籲在場學生該思考所學究竟為何,「你應該思考想解決什麼社會問題,再跨科系修課來增強實力,而非一味跟別人走。」
他鼓勵大家,「當你找到人生最想做的事,一定會為它去適應做你不喜歡的事」,像他其實很討厭管理民宿等雜事,但為了讓古厝永續經營,「做一切都值得。」
生態綠創辦人余宛如表示,最初做公平貿易時,常遭冷嘲熱諷「你們把公平貿易當行銷把戲」,飽受挫折。然而當許多國家小農抓著她的手說「公平貿易把陽光帶進我社區」,不再遭商人剝削,讓她充滿力量,「我的人生不再只是我的,我和他人互相圓滿。」
報導連結:https://video.udn.com/news/292750